尼龙66与特种尼龙创新论坛将于2025年9月25-26日在郑州召开。会议由亚化咨询主办,将探讨尼龙66及关键原料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生物基尼龙等与特种尼龙的下游应用与发展前景,汽车轻量化、低空经济与机器人产业对尼龙的需求展望等。会议将参观考察特种尼龙小镇--中维化纤。
2025年8月,行业公开信息显示,恒力石化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已就新型己二腈生产技术达成重要合作。
大连市科技局披露的信息显示,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与恒力石化正式签署了包括己二腈工业化生产在内的3个技术开发合同,合同总金额达1.1亿元。文件特别指出,相关技术中的6项核心成果已进入中试放大阶段,预期产值将突破100亿元大关。
2024年9月5号在大连化物所科技成果对接会上,一项名为"环氧环己烷一步法生产己二腈"的全新技术首次公开亮相。数据显示,该技术在公斤级反应规模下,己二腈收率已达85%,纯度99.6%,选择性超过85%。这种创新工艺相比传统丁二烯法,反应步骤减少40%,能耗降低30%。2024年9月5日,大连化物所与恒力集团在大连签署了《精细化学品系列产品合作开发协议》。
对此,亚化咨询研究了该技术的主要特点,并对其竞争力与优劣势进行初步分析。
——技术发明人
该技术的发明人为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戴文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公开信息显示:戴文,男,博士,研究员。1986年出生,江西抚州人。现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有机硼化学与绿色氧化创新特区研究组组长。2015年1月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于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留所从事博士后研究;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美国匹兹堡大学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2020年1月加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展独立研究工作。迄今已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研究方向:有机硼化学;自由基化学;选择性氧化。
——技术特点与系列专利
根据公开信息,亚化咨询研究认为,恒力石化与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的新型己二腈生产技术有以下特点:
1. 路径简洁:环氧环己烷一步法,相比传统的丁二烯氢氰化法等工艺路线,该方法直接以环氧环己烷为起始原料进行一步合成,工艺流程短、反应步骤较少,便于产业放大和控制。
2. 高收率、高纯度、高选择性,在公斤级反应试验中,己二腈收率约85%,纯度高达99.6%,选择性超过85%。这意味着副产物少,产品品质优,适合后续加工。
3. 催化剂表现优秀:大连化物所开发的一系列催化剂(如锰基催化剂)具有高加氢还原活性、良好的选择性及稳定性。
4. 绿色环保、可持续:此路径避免使用氢氰化物等剧毒原料,更加绿色环保,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策略。
5. 申请系列专利,知识产权清晰:已授权发明专利《一种己二酸二甲酯和己二腈的制备方法》(CN202111401186.8),并申请包括“环氧环己烷制备己二腈”“锰基催化剂应用”等系列专利。
2024年11月15日,获授权发明专利《一种己二酸二甲酯和己二腈的制备方法》(CN202111401186.8 )。亚化咨询研究显示,其他相关专利还包括《一种环氧环己烷制备己二腈的方法》(CN202211502268.6)、《一种制备环氧环己烷的方法》(CN202211502571.6)、《锰基催化剂及其催化环氧环己烷合成己二腈过程中的应用》(CN202211503306.X)、《一种环氧环己烷选择氨氧化合成己二腈的方法》(CN202311267454.0),核心发明人为戴文、李国松、吕迎等。
亚化咨询在联系大连化物所戴文研究员时,戴老师表示:这是一个颠覆性的技术,已经与恒力签订了保密协议,目前不可能对外透露更多细节。
——竞争力分析
优势:
亚化咨询的研究显示,该技术的初始原料为苯。恒力石化是拥有"原油-PX-PTA-聚酯"全产业链的行业巨头,其大连产业基地的蒸汽管网、氢气资源与己二腈生产形成完美互补。据测算,利用现有园区基础设施可降低新项目投资成本15%-20%。公开信息显示,恒力石化规划中的20万吨产能项目具备1.2万元/吨的成本优势,较进口产品低30%。
大连化物所申请的《一种制备环氧环己烷的方法》(CN202211502571.6)是为了解决原料问题申请的技术专利。
该发明提供了一种低成本清洁制备环氧环己烷的连续工艺,该工艺以苯加氢反应后混合液为原料,通过高活性高稳定性的负载型杂多酸盐为催化剂,15%~60%的双氧水为氧源,在惰性气氛0.1‑4MPa下,连续大规模制备环氧环己烷。该工艺不需要精馏提纯的环己烯为原料,大幅降低了原料成本。可实现环己烯催化氧化大规模连续生产环氧环己烷。
1. 工艺路线优势:一步合成,流程短:从环氧环己烷直接转化为己二腈,避免了多步反应和复杂的副产物处理。
2. 原料与环保优势:规避剧毒氢氰化物:传统的丁二烯氢氰化法依赖氢氰酸(HCN),存在高毒性与环保风险;而环氧环己烷法不使用 HCN,更加安全环保。绿色化学特征:原料环氧环己烷可以通过过氧化氢环氧化环己烯获得,副产物主要是水,相比产生含氯废液的“氯醇法”,更加清洁。
3. 成本竞争力:降低生产成本:由于反应步骤减少、收率高,单位产品的能耗、原料消耗和分离成本都低于传统方法。减少环保处理费用:规避氰化物、氯化物废液处理,环保合规成本下降。国产技术自主可控,降低技术许可费用。
4. 产业化与市场优势:突恒力采用该新路线,可显著提升国产自给率。规模化潜力大:恒力具备大规模石化一体化装置基础,可快速将实验室成果放大到工业化,具备成本摊薄优势。此外,上下游一体化协同:恒力布局尼龙66全产业链(己二腈—己二胺—尼龙66),通过自有技术降低原料成本,增强下游纤维、工程塑料业务竞争力。
劣势:
恒力采用的环氧环己烷一步法制己二腈虽然有简洁、环保、低成本等优势,但目前也存在一些 劣势与潜在风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工业化验证不足:仍处于中试/放大阶段:大连化物所公布的成果多为公斤级或中试数据,恒力虽有条件大规模放大,但尚未有长期工业装置的运行经验。
2. 原料制约与成本波动:环氧环己烷产业链不完善:目前国内环氧环己烷(ECHx)并非大宗化工品,产能有限,成本受制于上游环己烯(来源于苯—环己烷—脱氢)和过氧化氢路线。如果环己烯/过氧化氢价格波动,可能抵消技术本身的成本优势;而丁二烯作为大宗副产物,在传统氢氰化路线下,原料供应更稳定。
3. 设备投资与安全挑战。特殊设备需求:环氧环己烷本身具有一定毒性和爆炸风险,工业放大需增加专门的安全防护与储运措施。催化剂规模化制备与循环:高效催化剂实验室可控,但工业化批量生产、再生、循环使用的经济性和稳定性仍需验证。
总之,亚化咨询认为,恒力与大化所开发全新己二腈技术是一次重要的产业突破,也是PA66核心原料的多元化发展的开创性贡献,必将为中国PA66产业的进一步大规模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尼龙66与特种尼龙创新论坛将于2025年9月25-26日在郑州召开。会议由亚化咨询主办,将探讨尼龙66及关键原料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生物基尼龙等与特种尼龙的下游应用与发展前景,汽车轻量化、低空经济与机器人产业对尼龙的需求展望等。会议将参观考察特种尼龙小镇--中维化纤。
会议主题
1. 尼龙66项目发展与市场前景
2. 己二腈突破与下游尼龙产品开发
3. PA66与特种尼龙的共聚改性技术
4. PA66与特种尼龙产品开发与下游应用
5. PA6T、PA610、PA1010、PA1212技术与市场
6. 尼龙66对尼龙6的市场渗透前景
7. 民用丝级PA66切片技术瓶颈与解决方案
8. 尼龙在新兴领域应用的市场前景
9. 生物基尼龙产业化进展与下游应用开发
10. 生物基尼龙关键原料单体研究与开发
11. 汽车轻量化需求与尼龙市场的机遇
12. 特种尼龙技术与下游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