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ENGLISH
联系我们

胡经理

咨询电话

18018685703

手机

18018685703

电子邮箱

hyj@asiachem.org

亚化咨询业务导航
绿氢/蓝氢技术与氢能综合应用论坛2023

会议背景

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绿氢和蓝氢的应用被公认为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生产绿氢的手段既可以是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也可以是生物质气化或生物质发酵制绿氢。天然气可以通过SMR结合CCS工艺制蓝氢,也可以通过催化热裂解直接生产蓝绿氢和固态碳。

 

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主流技术为碱性电解水(AWE)与质子交换膜电解水(PEM)AWE技术相对成熟,成本较低,占据主要市场份额PEM技术由于更高的电流密度,对绿电的功率波动响应更好,被认为极具发展潜力与此同时,SOECAEM技术也在引起行业关注。降低电解槽的投资、提高能量效率有助于降低绿氢成本。

 

亚化咨询《中国绿氢技术与项目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双碳目标支撑绿氢的巨大需求,中国作为风电、光伏和电解水制氢设备制造业大国,成本优势明显。风电光伏的快速发展与电网有限的消纳能力决定了超大规模绿氢的时代必将到来,将为电解水制氢技术和设备供应商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2030年中国电解槽装机将达207GW,每年可制绿氢1652亿标方,2050年全球绿氢市场规模将达5亿吨。

 

亚化咨询《中国氢能综合应用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国际能源化工巨头BP、壳牌、道达尔、巴斯夫和SABIC等已经入局绿氢赛道。中国企业亿利、国电投、三一、京能、中煤、吉电、远景、金风、中能建、中石油、中核纷纷布局风光氢储氨醇一体化项目;此外,氢冶金、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氢能重卡等领域也已取得突破。

 

2023绿氢/蓝氢技术与氢能综合应用论坛将于9月7日在成都召开。会议将探讨国家与地方氢能产业政策和规划碱性、PEM、SOEC和AEM电解水制氢技术和设备,甲烷SMR结合CCS制蓝氢,甲烷裂解制蓝绿氢,生物质气化或生物质发酵制绿氢,绿氢标准、认证与全球贸易,绿氢在石化、煤化工、钢铁、储能、氢能重卡和热电联供领域应用展望,绿氢制绿色甲醇和绿氨成本分析等。


会议主题


1. 国家与地方氢能产业政策和规划

2. 大规模风电/光伏绿电制绿氢示范经验与成本分析

3. 碱性电解水与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技术与装备

4. SOECAEM制氢技术进展与示范项目

5. 海上风电制氢技术难点与成本分析

6. 海水无淡化直接电解制氢技术与示范进展

7. 生物质气化、发酵和藻类制绿氢技术

8. 天然气SMR结合CCS工艺制蓝氢

9. 甲烷裂解制炭黑与蓝绿氢技术研发

10. 绿氢标准、认证与绿氢全球贸易

11. 绿电、绿氢与石油化工、煤化工的耦合发展

12. 绿氢制绿色甲醇和绿氨成本分析与市场展望

13. 氢冶金技术进展和示范经验

14. 氢内燃机和氢燃气轮机技术难点与解决方案

15. 氢能重卡示范经验与竞争力分析

16. 氢燃料电池电站与热电联供系统发展现状


会议日程

相关资讯